今天又3个人回国了,只剩下我们5人
今天没有什么事情,索性去公司看看书,顺便把绩效给打了。
早上送他们去机场,回来去超市,买了些香蕉和番石榴
Tina不上班,所以原本的面谈变成电话谈,对于这个绩效,她似乎也没有多大异议,算是欣然接受
收到几条节日快乐的短信,都是从国内发的,但是可能是因为转成代理的,所以号码变了,都不知道谁发的,在此谢谢了。
晚上回来包饺子,男生们擀面,只有我一个女生,于是包饺子的主要任务就落到我手上,以至于卖相不够好看。不过,对于家里没包过饺子的南方人来说,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肚子饿了,开始吃饭
吃饱饭了,开始上班
上班累了,回来吃饭
……
……
我是猪,我真的是猪 囧!!
额,对,要学习
明天开始,
如题。
接触这本书是因为梁小民老师,他一直是我很喜欢且尊敬的经济学家,也是让人觉得最平易近人的一位经济学家。他用近似平民化的语言将经济学阐述给大家,让经济学不只是一个高高挂起的学术,没有什么模棱两可,道貌岸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故弄玄虚,有的也只是通俗易懂、平和朴实、亲切生动、形象而富有趣意。我想也是因为如此,他才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本书的作者丹.艾瑞里同样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告诉我们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的影响因素及原因。
经济学总是假设人们都是理性的,每个人在做选择或者决定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按照成本–收益的原则来行事,大部分的情况下也确实是如此,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这些举动无法用理性的经济学解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H.A.Simon)也说过:人的思维能力并非无穷无尽,人具有的是有限理性的;正因为人是有限理性的,所以人们在行为上并不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实际上,人们会根据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自己有限的思维,然后作出另自己满意的选择,这是更接近血肉之躯的人的“有限理性”观点,所以行为经济学也是更接近人实际行为的经济学研究体系。
目前这本书是我用以打发时间的工具,并且和董志勇的《行为经济学》同步进行,现在还没有看完。期望它能给我带来惊喜,让我能恍然大悟,并且改变我的某些看待生活的视角和眼光。

这一天终于结束了
仅仅是一天的结束,
似乎经历了很多事情一样,
感觉很累
早上在五点钟醒过来的时候还告诫自己说,要学会淡然,不要轻易显露自己的情绪
但是还是改不了冲动的脾气
知道了很多事实
虽然这些真相与自己原先猜想的大部分是一样的
还是无法接受
但是我还是能装出很无所谓的样子
很混蛋的感觉
这一天,
真难熬
这一天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吧